2009年4月19日

[分享]Carl Zeiss Makro-Planar 50/2 ZF

[緣起]
記得去年收Nikkor Ai 50mm F1.2s的時候,還在想說50mm的焦段大概不會收其他的鏡頭了。因為當下的Nikkor AF 50mm f1.4與Carl Zeiss Planar 50/1.4 ZF(後述ZF50/1.4)的表現說真的都沒有讓我有驚豔的感覺,手邊的Voigtlander ULTRON 40mm F2 SL Aspherical(後述V40)可以挪為這個焦段的主力鏡,這支鏡表現可圈可點,加上其輕便小巧的外型設計,也是相當方便的好伙伴。但是,有幾個缺點:1.最近對焦距離38cm,我覺得仍稍遠些。2.描寫力稍弱。當然,第1點的部分我入手了一組HOYA近攝鏡(close-up lens)來解決最近對焦距離的問題。但是,加上近攝鏡後的描寫力覺得變更差了些。描寫力問題還是V40這鏡頭的小小缺憾,即使縮光圈改善有限。雖不是十分,但也有七、八分,擋著用吧!

2009年初依照計畫,我入手了Carl Zeiss Makro-Planar 100/2 ZF(改天再來開箱這隻),當然有一部份是受到Makro-Planar這封號號召。入手試拍後有如當頭棒喝!一縮光圈,那畫面的成像素質讓我腦海中迴盪著內心的讚嘆!終於知道為啥網路上有人說Makro-Planar總是讓Zeiss族人崇拜、肅然起敬。

在C/Y領域中,說到描寫力就非得要提到Makro-Planar 60mm F2.8(後述CY MP60)這隻被譽為2米內的怪物。MP60的強項不僅是描寫力強,同時極富層次與奶油化開似的散景,對顏色的還原佳等優點,讓這隻代表作把Makro-Planar與神的領域劃上了等號(好像寫得過火了...哈哈)。而後來的Makro-Planar 100mm F2.8也同為優異描寫力的代名詞。總之,Makro-Planar對Zeiss迷來說是極為神聖的,尤其是在C/Y領域裡。雖之後Zeiss與Kyocera結束合作,C/Y鏡頭停產走入歷史,這些都不曾減少Zeiss迷對C/Y的Zeiss的崇敬與追尋。

身為Nikon使用者,對於Zeiss鏡頭總是抱著遺憾,因為F接環的設計,所有C/Y鏡頭必須都要經過手術才能轉到F接環上使用。對於鏡頭破壞性的改造實在是非常不推薦,因為常常一顆銘鏡的完整性就是這樣被破壞掉,而老舊的銘鏡是改一支破壞一支,數量只會減少。因此,在我的50mm焦段的手動鏡名單中,原本最想入手的Leica R50mm就這樣喊停,原因就是:改鏡付出的代價是破壞性的。

還好,Zeiss在結束與Kyocera合作之後,找上Cosina合作,重新推出一系列F接環適用的原生Zeiss鏡頭:ZF。這是讓人振奮的消息!尤其是我,因為可以不用進行破壞性改造就能用到Zeiss鏡頭,而且沒有無限遠合焦的問題,並且擁有光圈同步的機能。你說,這個不入手怎行?於是陸續入手了ZF35、ZF85、ZF25。但看到ZF50/1.4時,我猶豫了。因為50mm的焦段有太多廠有做,而ZF50/1.4表現並沒有特別的突出。當時因為已經入手V40緣故,所以我並沒有入手ZF50/1.4這顆算是C/P值超高鏡頭。2007年1月,Zeiss發佈ZF版本的Makro-planar 100mm(後述MP100)與50mm(後述MP50)兩支鏡頭。當時有計畫入手MP100,但對於MP50的售價,嘖,總覺得花錢買這隻的人應該是瘋子!因為簡直可以買兩隻多的ZF50/1.4。直到我入手MP100後,我才改觀。就在入手MP100不久,馬上就入手MP50,成為此焦段的主力。

[Makro-Planar]
今天的主角:Carl Zeiss Makro-Planar 50/2,可以看到最大特徵:第一枚鏡片深埋鏡筒內部,鏡筒四周有一圈圈的消光紋路,首玉鍍膜呈現紅紫色。
DSC_6184

說到Makro-Planar,就必需先說一下她的結構。Makro-Planar其實是由Planar變形而來,就如同名字一樣,這結構有著微距的設計。Planar的設計,想必熟知Zeiss鏡頭的伙伴都知道,這是Zeiss用於矯正像差的強大設計。Planar的結構來自於對稱的雙高斯結構,高斯結構是於1817年德國數學家Carl F. Gauss提出的一個獨特結構,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注意。爾後發展出的雙高斯對稱結構才真正地開啟了高斯結構的輝煌。


上圖是Wikipedia上的雙高斯結構。可以發現這個雙高斯結構是由前後兩組鏡組對稱結構所構成,但是前鏡組明顯的尺寸稍大,這是一種變形的雙高斯結構。1920年Taylor and Hobso公司推出非對稱高斯結構,藉由放大前端透鏡尺寸來獲得更多的光通量,可以得到較大光圈的鏡頭設計。由此各家紛紛推出了各自設計的非對稱雙高斯結構鏡頭,剎時百家齊鳴。而Zeiss自家的Planar正是非對稱雙高斯結構。因前後鏡組對稱設計,前半鏡組產生的像差可以由後面鏡組進行補償,因此可以得像場極平坦的優異光學表現。但由於高斯結構的鏡片、氣室較多,光線不斷通過鏡片與空氣介面折射後,容易出現色散情形。如果沒有鍍膜來進行補正,那將會使得光學效果大打折扣。

我們回到Zeiss的Makro-Planar結構上,下圖是早期C/Y MP60的光學結構,是很典型的非對稱雙高斯結構,是4群6枚。
CY_MP60

網路上有些前輩說到,2007年1月份Zeiss與Cosina推出的MP50是基於C/Y的MP60進行設計。但事實上,MP50的設計並未完全沿用C/Y MP60的結構,下圖則是新款MP50的結構。新款的MP50設計上屬於衍生變形,後鏡組多加了一片鏡片,光學結構變為6群8枚。
50mm-Macro-ZFL

姑且不論新款ZF MP50與C/Y MP60的血緣關係,我倒是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ZF MP50的結構反而與Nikon AF Micro 60mm F2.8D很相似,其光學結構如下圖,是7群8枚。最後兩枚鏡片與ZF MP50不同,拆開成為鏡組。
old_60

另外,C/Y MP60可達到1:1放大比例,對焦時鏡筒前、後段都會伸長,最大光圈只有2.8。而ZF MP50大比例僅為1:2,對焦時鏡筒前端會略為伸出約30mm,最大光圈為2.0,加諸以其第一枚鏡片深埋鏡筒內部的特徵。說真的怎麼看都覺得ZF MP50跟Nikkor Micro 60mm的血緣比較近。或許要這麼說,ZF MP50應該是基於ZF MP100的經驗所設計的50mm焦段鏡頭。C/Y MP60與ZF MP50也只能勉強說是遠親關係,反倒是ZF MP50與Nikkor Micro 60mm都有志一同的採用了類似的光學結構設計。這其中是否與後鏡組的距離有關?這不得而知(至少我不清楚)。

啊...ZF MP50身世之謎又扯遠了,趕緊開箱先~


[開箱!]
1.已經入手逾2個月的Carl Zeiss Makro-Planar 50/2。一貫Carl Zeiss ZF鏡頭的白色包裝,點綴著"光看就讓人熱血沸騰"的藍色Zeiss廠徽。內容物一樣簡潔,包括一本小手冊,一張出廠檢驗卡(上面還有檢驗者簽名),一個遮光罩,就這麼多。
SDIM0995


2.搭載D3來一張~
SDIM1005


3.遮光罩特寫,內部有植黑色絨,我超愛這個設計,感覺很棒。
SDIM1014


4.ZF MP50最遠對焦(左)與最近對焦(右),鏡筒長度的差異。鏡筒伸長的長度還真是有一點驚人,整個對焦行程超長,左圖中無限遠左側就是最近對焦距離的刻度,整個對焦行程大概有330度左右。。
SDIM1004


5.新舊50mm焦段主力合照。左邊就是Voigtlander ULTRON 40mm F2 SL Aspherical,右邊的是Carl Zeiss Makro-Planar 50/2。平平是F2.0鏡頭,光學結構同為變形非對稱雙高斯結構,但個頭還差真大。
DSC_6155


6.ZF Makro-Planar雙傑(為了這兩兄弟我可是大出血啊...)。MP50首玉凹陷的特徵相當明顯,MP100則還好。
DSC_6147


7.再來一張獨照。用慣單眼後,以DP1拍開箱真的是好難拍啊!焦距不適應,DP1還是拍風景人文好。
SDIM0997


上幾張ZF MP50的試拍作品。
8.梅花。MP50把粉嫩的梅花表現得淋漓盡致,主題的花瓣粉得相當舒服。原本擔心雜亂的背景會影響視線,不過在MP50的微距以及圓形光圈下,雜亂的背景像奶油一般的化開,壓抑感降低不少。
DSC_6231


9.結香。結香的花朵是朝下,黃、白色,帶有明顯的香氣。拍攝時正好豔陽高照,光線照亮花朵表面的絨毛,由白色漸變到黃色半透明花瓣,點綴著背景的藍天,相當Colorful!
DSC_6258


10.午餐水果-臍橙。對切成四份的臍橙,想要表達果肉表面的水潤與飽滿感。背景橙的散景也是很舒服地化開。
DSC_6206


11.我的牛仔褲。微距鏡就有這種魔力,刻畫牛仔褲上的紋路,但同時又將背景散去,分離出主體,營造視覺上的空間感。
DSC_6399


12.這是我們小區夜景,在此用以說明MP50描寫力。使用光圈是F5.6。下方小圖是正面建築的100%截圖,可以清晰看到建築物外牆丁掛磚。以往的鏡頭要拍得這麼清晰,得要靠縮小光圈至F11~F16,但MP50以F5.6就表現出驚人的描寫力。
DSC_6364

DSC_6364

13.MP50的描寫力與散景相同地迷人,且可以和諧地並存於畫面之中。這是鬱金香花海,今年的鬱金香幾乎全都是MP50與MP100拍的,因為真的令人欲罷不能。
DSC_7037


14.鬱金香葉脈上的露水。
DSC_7015


15.迎世博的花卉展中使用的海寶模型,原始尺寸圖中,鐵框架邊緣被MP50切割開來與背景分離,有著微妙的空間立體感,但在縮圖上不容易看見。。
DSC_6490


16.山茶花與採蜜的蜜蜂。用MP50手動對焦追拍蜜蜂,說真的,真是累壞人了。超難!
DSC_6282


17.今天拍開箱文的DP1,辛苦了!
DSC_6243



連續幾個月試用下來,現在MP50已經是我的主力鏡,也有幾點心得:
1.描寫力強!
這是無庸置疑的,MP50描寫力雖說不一定是Zeiss系列中最強的,但至少是目前9支ZF鏡的TOP2,我認為僅次於MP100。MP50搭配D3的1200萬像素已經表現的可圈可點,完全滿足我的使用。而遠遠超越V40可以提供的描寫力。

2.奶油散景,層次豐富。
因為MP50是9枚光圈葉片,是圓形光圈,散景自然沒話說。在顏色表現上,我認為MP50的散景色彩過渡自然,相當迷人。雖然MP50只有F2.0,比起ZF 50/1.4來說光圈小兩級,但光圈全開下景深依舊相當淺。主要的因素在於MP50的微距功能,當接近主體時,景深會變淺,這樣MP50的淺景深並不比ZF50/1.4來得差。

3.微距功能相當受用。
因為MP50的微距功能,讓其最近工作距離縮短到24cm,這讓MP50的機動性大為增加。但讓人感到惋惜的是,MP50的放大倍率只到1:2,如果可以到1:1,我想MP50應該會缺貨缺到瘋吧!?不過我覺得1:2已經夠用了。

4.光圈全開紫邊稍嚴重,光圈稍收即可校正。
全開光圈下的紫邊是MP100與MP50共通的毛病,尤其在逆光下容易出現,將光圈稍收後即消失。這算是比較大的缺點。由於微距的關係,其實用到光圈全開的機會反而少,大多縮到F4前後以取得合理的散景效果。

5.對焦行程超長。
雖說因為微距需要精確對焦,所以對焦行程會比較長。但是,MP50近330度的對焦行程讓主體遠近差異較大的拍攝場景裡,經常對焦對到手酸... Orz

6.金屬鏡筒,精密細緻的手感。
我想ZF系列的Zeiss鏡頭都有相同的精密細緻手感,不過因為MP50的對焦行程偏長,伸出的鏡筒分為兩段,當接近最大放大倍率時總覺得阻尼有些偏大,轉久了會有一些不順,這不曉得是不是我這支的個體差異。一貫的金屬鏡身代表的是可靠性與精確性,這讓人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更能享受其所帶來的攝影樂趣。


我沒用過C/Y神話般的MP60,所以也不曉得MP60超越手中MP50多少?不過這也不是重點,因為我並不在乎MP50到底是不是MP60的後繼或是改良結構,因為ZF系列本來就應該是獨立在C/Y Zeiss以外的系列,不應該一直都還是C/Y的影子,應該有其自有特色。

話說,比起MP100,這支MP50還是算比較冷門的鏡頭。可能因為同門有ZF50/1.4大光圈以及高C/P值的關係,加上MP50的身價高貴,很多店家都乾脆不進這支。這回我可是問了好幾家才請店家幫我調一支,看來貨真的不多。如果你也我一樣尋找著50mm焦段的主力定焦鏡,那麼我誠摯地推薦MP50,因為這是一顆不會讓你失望的鏡頭,雖然高貴的身價可能讓人望而卻步,但是跨過藩籬後的是一片意想不到的新天地;是一支值得擁有、保存的Zeiss。

6 則留言:

PUNK 提到...

好勸敗的文章喔>_<
雖然我已經有ZF50/1.4了
但看到您的文章還是心動了一下
正在思考下一個ZF的目標是哪顆呢!!

PUNK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這顆鏡頭我後來也有買,超級好用!
拍室內人像時,配上Fuji 400H底片超有味道,而且拿正片拍花,超好用,是個萬用鏡
當初會買這顆,大大的開箱文有推了我ㄧ把,因為全台唯一的開箱文,我只有看到這篇...無奈我沒數位機可以拍開箱文...

Hsuzero 提到...

謝謝夥伴的厚愛,這顆ZF MP50基本上就已經成為小弟我的機身蓋,只要出門沒有特定拍攝意圖時,MP50一定是我的首選。但也是因為這顆身價頗高,所以能見度也相對的低,但絕對是值得推薦的一支好鏡。

SOPO-LAUFUNG 提到...

非常漂亮!!

解析力也十分強勁, 從圖12的CROP圖可見一斑!

Po-Ting 提到...

請問50 Makro有無浮動鏡組的設計? 換句話說,就是後玉不管是近拍還是無限遠都是固定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