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鏡頭的等級差異,除卻描寫力與色彩還原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散景的能力。散景中,二線性算是嚴重扣分項。二線性的存在與否跟鏡頭光學設計有密切的關係,如何使散景漸層得漂亮,如同奶油融化一般柔和,這還得要看鏡頭的本質。二線性的正式名稱應該是:二線性像差。這是因為鏡頭在放射(sagittal)與同心圓(meridional)兩個方向解析度存在不匹配的差異,形成“散光(astigmatism)”的像差,散景會呈現一種扭曲的狀態。用普及一些的說法,出現二線性,散景裡物體邊緣仍然相對清晰,有一種化不開的感覺。雖說二線性與鏡頭光學結構習習相關,但是被攝物體的線條如果太強,也會出現類似二線性的散景。散景出現二線性,一般來說,會干擾讀者的視線,讓畫面變得僵硬、雜亂無章。但是,並非二線性都是不好的!如果運用得當,能夠呈現出另外一番風情,如返折鏡的甜甜圈散景。
翻出過去我的作品,上面這張高反差的光點是形成二線性的標準場景。圖中光點的散景在擴散過程還保留了邊緣,讓樹陰+光點的散景看起來比較散亂,有搶前景的嫌疑。
下圖是另一時期的作品(看簽名檔就可以發現),順光下背景的花朵也是二線性的危險區域,不過這管散景化得就很棒,背景物體雖雜但經過散景處理後,還不至於與前景格格不入。
由兩張作品比對應該可清楚知道二線性存在對畫面的影響,二線性多出現於最大光圈,通常縮一級光圈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改善。以現代的鏡頭光學設計,二線性出現機會已降低不少。但是,對於一些高反差下線條特徵強的景物,仍是無法逃脫二線性散景的命運。
這回前往農十六拍攝波斯菊時,發現如果處於較高位拍攝,波斯菊的枝蔓莖葉都會入散景。此行帶去的是Sigma 150mm F2.8,望遠焦段在散景能力佔了些許的便宜,但確仍有化不開的現象,像背景的莖葉,有些更成了類二線性的散景。雖說鏡頭與拍攝場景條件搭配下,似乎這樣的結果已經是最佳的,我還是在想:後製作有無努力的空間?這讓我聯想到近期SONY推出卡片機的散景柔焦功能,為何我不用CaptureNX的"選擇控制點"功能試試看呢?
這是原始處理前的照片,下方莖葉的二線性讓畫面有一點雜亂,搶了上方波斯菊的焦點。
接下來使用CaptureNx的選擇控制點功能,點選要進行柔焦的區域。
這是選擇控制點的mask區域,只有綠色區域將會進行後續的調整。這也是我認為CaptureNx很棒的地方,CaptureNx會自動篩選形成漸層mask,這讓微調過程更加自然,而mask建立不必像Photoshop那樣複雜。
接下來只要調整高斯模糊的參數即可。
這是成品。下方莖葉區域的散景柔焦更加smooth,整個調整過程並不會影響花瓣上合焦的銳利。利用高斯模糊來抹去二線性的方式,感覺還可行,以後救援二線性問題時就可以搬出來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