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

[分享]Wacom 液晶數位板 DTI-520

算一算入手Wacom影拓3代也有四年多了,但是,最近因為工作的緣故,不只相機手感生疏,連數位板的手眼協調也變得相當差。不過有得時候還是需要數位板繪製手稿,疏於練習的結果就造成事倍功半。於是興起了入手新帝的念頭,但那個價格真的讓人忘之卻步啊!21吋的新帝(Cintiq)近十萬的身價實在不合適入手,因為我只需要簡易的數位板功能。

為了解決眼手協調度的問題,Wacom新帝仍是首選。既然入手新帝在成本上並不經濟,那麼,入手新帝的前一代產品呢?於是乎上網搜一搜,還真的有哩!前一代的產品並未使用Cintiq的系列名稱,而是使用獨立編號,而且尺寸多樣化,從18"、17"、16"、15"都有。更讓我驚訝的是,最基礎款的15"二手價竟然500RMB就有,CP值超高呀!但是,基於一些需求與考量,最終握選擇了較為大眾的DTI-520。

DTI-520諸元規格:
顯示器面板:15" a-Si Active Matrix TFT LCD
解析度:1024 x 768 (XGA)
影像輸入:類比 VGA 、整合影像
顯示區域:304.1 x 228.1 mm
同步訊號:水平 : 30 - 57 kHz、垂直 : 45 - 75 Hz
時間反應模式:10 種預設模式 + 18 種使用者
自動校正:少於 2 秒
點距:0.297 (H) x 0.297 (V) mm
視角:140/125( 水平 / 垂直 )
色階:16.2 百萬色
對比:500:1
亮度:250 cd/m2
反應時間:16ms

繪圖板與數位筆
運用技術:電磁感應
感應區域:304.1 x 228.1 mm
數位板解析度:0.05 mm /point (508 lpi)
精準度:+/ -0.5 mm
感應距離:由表面起 5 mm
資料讀取速度:100 points/sec
感應斜度:40 度至垂直
壓力感應:512 階
介面:USB, Serial
數位筆:有 ID 功能的壓力感應筆 *

一般規格
尺寸:(W x H x D) 344 x 300 x 49 mm
重量:4.6 kg
使用環境:5 -35C ,溼度 20-80%
儲存環境:-10 -60C ,溼度 20-90%
USB 接頭:2 個
相容性:Windows 2000/XP/Vista、Mac OS X 10.3.9 或更新版
腳架:18-74 度
顯示器表面:熱處理玻璃
電源:輸入 : 100-240 VAC 60/50 Hz、輸出 : 12 VDC
電源管理:VESA DPMS, Energy Star
耗電量:正常操作 ( 藍色 LED): < 23 W、關閉 / 休眠 / 待命模式 ( 藍色 / 橘色 LED): < 2 W


基本上,這類型的產品就是把Wcaom數位板跟LCD結合而成。利用Wacom的電磁感應技術讓使用者直接在LCD上作畫並享有512階壓力控制的筆觸,使用起來是相當直覺化,可以減少使用者的手眼不協調感,自然可以增加不少效率。也因為是上一代的商品,所以現在二手價入手也算是經濟。


_DSC3996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Wacom液晶數位板 DTI-520,有白色與深藍色兩款,此回選擇的是深藍色。因為是二手商品,年代稍為久遠,所以白色款要找到低瑕疵品較難,乾脆反其道而行。液晶螢幕表面是使用無段差設計,想必電容感應層是鍍在表玻璃背面。


_DSC4010
這是機頂按鈕配置,近處是POWER鈕,較遠處則是選單與調整按鈕,選單內容沒什麼特別的,比現行LCD功能更少,在這就不贅述。這個角度可以看見正面已經貼上霧面保護貼,雖然賣家說這是贈送的並且主動幫忙貼上,不過想必下面應該是筆痕累累。後方為觸控筆的存儲槽。


_DSC3998
這是背面,腳架活動的範圍由18~74度,從放置在腿上倒立在桌上使用均可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右側則是主要的輸入介面,包括POWER/USB/VGA介面,很可惜沒有支援數位介面(廢話...)。


_DSC4011
背面另一個角度。因為是LCD螢幕,所以背面滿是散熱孔。這個冬天放在腿上使用應該很保暖。不過,這個背面最讓人好奇的是機身銘牌的貼紙。


_DSC4012
看見了沒?2005年組立,嗯,不對,是旁邊的Made in Taiwan。這個讓我好感慨啊!回憶2005年,確實是台灣17" & 15" LCD大放異彩的時光,雖然不曉得是那間工廠代工,不過,手拿MIT的商品,心中不免仍是暖暖地。


_DSC3962
話說,這個Wacom液晶數位板只有支援VGA輸入/輸出,所以這一盒就出現在我桌上…


_DSC3963
鏘鏘~正解是Apple mini Displayport轉VGA,這樣我才能從我的MBP把訊號輸出到Wacom液晶數位板上。


_DSC4005
好了,該到齊的配件都已經到齊,組裝Wacom的液晶數位板過程也堪稱簡單,原先還相當擔心MAC OSX Lion對這樣古早的產品不知道會不會過敏,Driver裝不上?過程出奇的順暢,Driver安裝後,接上液晶數位板之後,MBP直接設定新增螢幕在桌面相對應的擺放位置,像我就是把它擺在MBP右側,游標向右就可以直接由MBP跨到Wacom液晶數位板的區域,很直覺化的操作,設定真的也不難。


Wacom液晶數位板真的對數位板使用者的手眼不協調問題相當有幫助,很容易上手,就像是你執畫筆作畫一般自然。當然也不是沒有缺憾,整體上來說,因為是上一代的產品,所以光源上的選擇就是採用CCFL,這個連帶導致整機重量上升。解析度部分也稍嫌不足,剩下的部分主要是畫面對比差,Pixel pitch過大,讓整體的畫質稍顯粗糙。

反觀新一代的Cintiq已經在這些地方有極大的改善,採用LED背光,整機重量也獲得下降。如果你也為數位板的手眼不協調所苦,Wacom Cintiq系列會是你的最佳選擇,但考慮入手價格的話,不妨來試試看上一代Wacom的液晶數位板系列,應該會有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DTI-52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