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分享]the New iPad!

SDIM0887

沒錯,the New iPad登場,我也順勢入手了iPad。 自從將iPad 1代讓出給柚子當玩具後,想重新入手iPad的想法醖釀已久,只是一直在等待,等什麼呢?就是等她的Retina Display。 SDIM0890 一慣的Apple包裝風格,這是蘋果迷再熟悉不過的畫面。雖然,已經是第三次開箱iPad,但是每一次都會讓我重新感動一下下,Apple那為消費者所設計的體驗。 SDIM0895 內容物也沒有令人意外,和前兩代一樣,只不過這次我是入手香港版本,所以變壓器很大一沱。 SDIM0896 幾經掙扎,最終我還是選擇了WiFi 16G的版本。16G夠不夠用?這是好問題,基本上不安裝音樂的話,應該足夠,畢竟主要是拿來看電子雜誌&繪圖,所以16G的容量也應該足夠使用。但這不是影響我做抉擇的主因,而是,16G是Apple ipad利潤最低的一款,平衡一下Apple的暴利,就選16G了。 SDIM0897 包裝盒上的蘋果雲,這朵雲的應用慢慢的開始發酵了。以前還不覺得麻煩,自從通訊錄、ToDo等等軟體開始用雲端同步之後,真的好方便啊!iDevice之間資訊的同步就在不知不覺之間完成!真是方便的好工具。 SDIM0900 Retina Display就是我對iPad的期待之一。果不其然,四倍解析度的加持,讓商週看起來不再模糊,不再頻頻地放大縮小,直幅狀態下,恰恰好顯示一頁雜誌,而且一般最小字體也清晰可見。讚啊! IMG_1965 既然入手iPad,自然不能忘記iPad的好朋友-iPad Smart Cover~ 次回我選擇的是灰白色,算是低調吧。開箱就免了,我想大家都看到痲痹了。 當然,看雜誌之外,我對iPad的另一個期待就是數位板功能。說到數位板的功能自然要觸控筆。 IMG_1968 我替iPad選擇的是Wacom BamBoo Stylus。 IMG_1967 BamBoo Stylus包裝背面,可以直接看到商品。 IMG_1970 內容物很簡單,就是一支筆。此回商家還加贈了三個橡膠頭,可以供磨損後替換。 IMG_1977 鋁質筆桿相當輕盈,中間白色部分是包覆磨砂橡膠面,手感還不錯。前端的橡膠筆頭,起先還以為畫在iPad表面會有很硬的感覺,但實際使用時,卻大出意料。筆頭柔軟,稍施壓力後,會稍稍變形。觸感有一點點類似筆寫的感覺。這個與Wacom歷來的使用感受不太一致,畢竟數位板的手感都是比較硬一點。 iPad的retina display讓其解析度一下子躍升到Full HD,這個搭配AutoDesktop的SketchBook Pro,繪圖功能大為方便。先前入手老舊的Wacom觸控板LCD(15"),其解析度也只有1024(老產品)而且重量頗重。當然,WACOM也有專業的CintiQ,但是那個建置成本真的頗高,以12"的版本,也要40K台幣。反觀iPad有了Retina Display之後,解析度提升上來,只差不具備壓力感應之外,就功能、成本與便攜性來說,已經不輸專業的繪圖板,看來Wacom繪圖板出現競爭對手了。今年夏天,OS X Mountain Lion登場,映射功能會和iPad激盪出什麼火花?值得讓人期待!

2012年3月18日

[寫真]星空

SDIM0885

回想有多久沒有好好的享受夜晚散步閒暇的心情呢?

今天是2012年F1首站-澳大利亞站,今年依舊紅軍出師不利。下午看完直播後,我就在宿舍的起居室看閒書。等到回過神來時,太陽已經悄悄地下山了,夜幕降臨。心想,今天是這週以來難得的好天氣,大霧散去,反潮現象也稍稍獲得舒緩,出去小區走走,吹吹風吧。

漫無目的地在小區裡散步,夜色越發濃郁,微風輕拂,如此放鬆心情的機會實在難得。不經意之間,我仰頭瞥見這一片星空。閃爍的星光,好美啊!我駐足欣賞了一會,趕緊回宿舍拿相機記錄這片星空。住慣大都市的生活,很難得看到星星,因為都市空氣污染、光害都太嚴重。相較之下,工作地的天空就相對地乾淨,可以直接看見星空(但宿舍也相對偏僻)。

一開始還擔心星空拍不下來(因為我只有Dp2x在手邊),縮光圈又延秒數,結果反而弄巧成拙。因為曝光時間過長反而會拍出星軌。最終開放光圈調整秒數,輕鬆地拍下星空。只是小區四周還是有光害存在,沒有辦法得到更純淨的天空,雖有些可惜,但也不失享受拍攝的樂趣。看來,改天把裝備運過來之後,再來試試星空拍攝。

2012年3月7日

[分享]Bowers & Wilkins C5

SDIM0809

陪伴我近五年的SONY耳道式耳機就在這回返回工作地的途中罷工,右耳機完全沒有輸出。
我並不是很喜歡耳機帶來的腦後效應,我還是喜歡開放空間近場聆聽的感覺。雖說如此,當我在通勤的車上以及部分休憩時間裡,我並不可能把我的Bowers & Wilkins MM-1帶在身邊,所以,耳機還是對我來說相當重要。

換新耳機的想法從來沒有斷過,但在SONY這副耳機故障後才真正的浮現、執行。但是,該買哪個牌子呢?有物色了UE的耳機,但是不同級別的價差頗大,這讓我很猶豫。在討論板之間來回爬文之後,意外讓我發現Bowers & Wilkins也有推出耳道式耳機,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C5。

SDIM0808
Bowers & Wilkins C5,第一眼看到的感覺,這真是精品等級的耳機啊!洗練的設計還頗得我心。對於Bowers & Wilkins的產品也頗為熟悉,因為陸續入手了MM-1 & Zeppelin Air,所以對於這個品牌也相對有所偏愛,當下自然決定入手,但是價格就是有一點小貴。


SDIM0811
這個包裝直接掀開就可以透過壓克力直視到產品本體。這樣的包裝十分精緻,開闔處還做了隱形的磁吸扣。


SDIM0814
退去包裝後,耳機就靜靜地躺在托板上。由托板上固定耳機線卡筍看來,Bowes & Wilkins對於C5的包裝可是下足了工夫!耳機分別展示了兩個角度。


SDIM0820
除了固定耳機的托板之外,下方還有兩個紙盒,這是附屬佩件。


SDIM0821
在大配件盒理所裝載的是原廠附贈的攜行袋還有不同尺寸的耳道耳塞。這個耳塞可以自由更換成符合自己的尺寸,挑選合適的耳塞尺寸對於隔離外界環境噪音有著絕佳的幫助。


SDIM0822
攜行袋的拉鍊上頭也沒有馬虎!上面篆刻了Bowers & Wilkins的品牌,是說如果可以進行表面拋光,那質感應該會破表。


SDIM0823
小配件盒裡裝載的就是說明書與簡介以及簡易使用說明。簡易說明上有標示免持聽筒使用方式以及耳機配戴方法。


SDIM0825
Bowers & Wilkins C5特寫。C5在耳機線的處理上相當有特色,圖中耳機線可以捲成不同尺寸的圓圈,這部分可以作為固定耳機使用,相當聰明的設計!耳機末端有微型鋼珠組成的微孔過濾器。微孔過濾器充當了聲音擴散器,讓聲音可以充分釋放出來,使音樂更佳豐富而廣闊。


SDIM0829
Bowers & Wilkins C5是專為iPhone & iPod設計的產品,線控器中融入了免持與音量控制,可以在音樂與通話之間切換。


SDIM0830
Bowers & Wilkins C5的線材採透明包覆,標準3.5mm接頭上採用鍍金層以確保高品質的表現。然而,旁邊那張標籤很煞風景地提醒我們,這對耳機的產地。


基本上Bowers & Wilkins C5到手後也沒有多把玩以及拍照,為了可以早一點拆開來使用,所以開箱照拍得挺隨便的(汗)。

拆開使用,C5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有份量,這是指耳機本體採用鎢合金打造所致,但這重量搭配耳機固定器反而可以很穩固地停在耳殼裡,這相當令我感到驚訝。

而C5的聲音表現,以我的木耳聽起來已經獲得滿足,至少明顯地比前一副SONY的棒!微孔過濾器確實發揮了不錯的效果,讓聲音不會悶悶的,低音雖說不上渾厚,但至少不會在腦海裡亂竄。聲音聽起來確實廣闊多了,但比起揚聲器還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差異。在高低音表現,我是認為並不會特別討喜,應該說C5對於聲音處理相當精緻,至於高音清甜與渾厚低音倒是沒有,這個對於喜歡蹦茲、蹦茲的夥伴可能不合適。人聲與古典的再現,算是她的長處。只是,如果有機會,我還是喜歡聆聽揚聲器的感覺。除此之外,C5已足以滿足我通勤的需求。

C5值不值?這個問題可能並不好回答。
因為音響這玩意也不輸攝影,是錢堆砌起來的,永遠沒有盡頭。所以,只能說,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我喜歡C5的質感以及帶來的音樂,所以我選擇了C5。

2012年3月5日

[心情]代溝、待溝

此回休假絶大部份時間都投入新家的裝修。時程之所以這麼趕,原因無他,只是希望在有限的假期內把該作的、能作的,儘力完成,好讓我家柚子有一個舒適的遊玩空間,讓力子也能夠提早入住。

由於老丈人從事水電相關的工作,所以裝修一事自然會和他討論並請益一番,同時也希望請老丈人負責相關事宜。
老丈人一開始也未回絕,我心想:或許是女婿的房子讓他參與裝修也于有榮焉。話雖如此,在裝修工程開始後,我卻氣得七竅生煙。

木工班的品質差不說,時程的Delay更是我無法忍受的!甚至最終,電視牆的上漆問題讓我的不滿爆發到的極致。因為,老丈人覺得隨便弄弄就好,乃至於電視牆的裝修方針一變再變,在上漆的方案NG後根本沒有對策方向。哎,我的工作慣性導致我對這樣發散的處理態度極端的無法忍受,明明是先已經做過詳細的說明,也做好規劃,為何還是落得如此下場?難道這就是一般所言,不同世代之間的代溝問題嗎?

事後檢討自己的想法,加上旁敲側擊地聽取意見之後,我發現,沒錯,這確實是代溝的問題。但是,並不是“代”溝,而是“待”溝。
沒錯,老丈人對於參與我的房子裝修工程是於有榮焉,同時也是傾盡全力配合,而我呢,確實也是把我的想法與設計概念透過紙筆、電腦動畫的展示,呈現于大家眼前。只是,我們並沒有正視一件事情。那就是不同世代價值觀之間的差異。

對於我來說,我的認知,只要能夠提供符合我的需求的服務,自然我會願意付出同等的價值去換取。換句話說,就是砸大錢也要換得品質。而老丈人的觀念裡,能省則省,一切從簡、克難,不需鋪張。這就是問題的癥結點。看似不同世代之間的代溝,實際上並非完全如此,還是有機會將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沖擊降到最低。

回到裝修的話題上,在瞭解老丈人的用意之後,我也釋懷許多。當部分細節需要特別裝飾、精緻化,我會特別提出來,並尋求專業的協助,並且明確用意。這樣的改變,讓剩下的裝修作業進行得更為順暢。所以,我說”代“溝應該寫成”待“溝,找出問題點,進行充分溝通,這樣才有機會將問題解決。不同的想法仍然可以透過彼此的微調,獲得權宜的配重,消弭彼此間原有的障礙。

原來,裝修房子不是花時間在找工匠,也要花時間在(想法)溝通上。小地方如是,我想,放諸四海皆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