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

[分享]柚子~鞋子~

柚子~鞋子~
By 黑鳥力子

DSC00385

目前一歲七個月的柚子,一共擁有過14雙鞋,平均一個月就要換一雙鞋。雖然力子是一個標準的『歐巴桑』,多數柚子的衣物都是在花車添購,打折時買清潔用品,開罐價奶粉、開封價尿布;唯獨對於鞋子,力子是很ㄚ沙力的。因為,腳對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它不但要陪我們『走』一輩子,還要承受著身體的重量;為了有一雙健康的腳,多花點心思與金錢來愛惜它,力子在所不惜。

記得剛開始幫柚子買鞋的時候,大約是五個月左右;當時小柚子還坐不穩,只能待在嬰兒車裡,但是小腳腳總是愛伸出來,所以力子買的第一雙鞋是一般全布製的,只為了保護不時會露在嬰兒車外的小腳ㄚ。經過了兩個月後,八個月的柚子還是沒學會走路,但是他卻很喜歡讓人扶著走;所以我開始準備選擇學步鞋。一開始我買了combi的初階學步鞋,鞋面雖然是皮質的,但是鞋底還是布面。愛走路的柚子,用一個月就把鞋子給磨破了。接著我又買了雙mothercare的學步鞋(跟combi結構一樣),這次大約只穿了兩週多,就磨出一個大洞了。(所以我沒有這兩雙鞋的照片)

隨著柚子對走路越來越熟練,力子的第三雙學步鞋開始添購英國的手工小羊皮鞋。整雙鞋都是小羊皮縫製而成,所以耐磨程度遠高於布的學步鞋;而且能讓剛學會走路,但步伐不穩的寶寶,有雙腳服貼地面的感覺,這樣寶寶走起路來會更穩。這樣的學步鞋力子陸續買了三雙。直到去年底,才開始買一般有鞋底的寶寶鞋。因為,這時候的柚子已經會快步走了,行走的範圍擴大到柏油路上,手工鞋的鞋底太薄,走在馬路上不但疼痛,也危險。所以力子在考慮換鞋時,就決定選擇有鞋底的進階鞋。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Aprica學步鞋。

柚子的手工鞋們
DSC00360

DSC00362

DSC00365

那時候的柚子雖然行走的很穩健,但是換上了Aprica的初階學步鞋,還是不習慣;他剛開始依舊會去拿手工鞋來穿,直到他發現穿Aprica走在馬路上比較舒服,不會疼痛,才接受有鞋底的鞋子。而再一次買Aprica的鞋,是因為我想找一雙黑皮鞋;讓柚子在阿姨的婚禮上穿西裝搭配用。買這雙鞋是緣份;那天我只是要去買奶粉,心想反正都出來了,就看看婦嬰用品吧!就這麼巧合,我看到架上有一雙黑皮鞋正在特價,我詢問店員,他說:因為是零碼鞋所以四折價出清,就此一雙,如果你家寶寶可以穿的話就能買。看了一下,正好是柚子的尺寸。但是黑皮鞋是造型鞋款,比較硬挺,所以不久我又買了金安德森的鞋子,依舊是全小羊皮的。

Aprica初階學步鞋
DSC00369

Aprica黑皮鞋
DSC00378


DSC00381


隨著天氣漸漸暖和,柚子的小腳丫開始有味道。近日,我居然覺得,他的腳臭比外公嚴重。讓我又開始幫他找新鞋,就在本週新品入荷。一次就買了兩雙,一雙是外出用的涼鞋,一雙是室內用的涼拖。現在的柚子已經進入到行走的穩健期,也會小跑步了;所以有更多的鞋型可供力子選擇。但是,力子買鞋依然遵守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只買比現在腳ㄚ大半號的鞋子。其次是,彈性佳的鞋底與皮質鞋面,這樣鞋子穿起來比較舒適也不磨腳。所以,鞋價略高,也要常買鞋。但力子常聽鄰居的婆婆媽媽,還有護士小姐與其他不認識的人說:你家寶寶走路好穩。我想再多的投資,能穫得健康又強壯的雙腳,都是值得的。

DSC00383

DSC00349


p.s
綠色小貓鞋是柚子爺爺的愛心,是從澎湖帶回來的ㄡ。
紅色棉靴是力子在深圳的小區商店買的,因為那時天氣冷,家裡地板更冷;所以力子找了很多地方,最後在自家的小區裡找到了這雙鞋。穿拖方便、保暖,又便宜。
而紅色的snoopy拖鞋是力子媽買的,因為柚子在家喜歡穿大人的拖鞋,力子媽想說:買一雙一模一樣的拖鞋,柚子應該會穿自己的。所以,買了買大送小的室內拖;誰知,我們的小柚子,根本不穿他的小拖鞋,還是只穿大人的。


DSC00373

DSC00376

DSC00370

2011年3月20日

[寫真]柚子愛溜滑梯~

我們家的柚子調皮是出了名的,好奇心與玩心十足。

這次力子帶著柚子過來陪著我過農曆年。平常時候,力子會帶著柚子在小區裡散步,而了小區裡的每一樣東西對柚子來說都是新奇的,尤其是溜滑梯,柚子一看見溜滑梯就像磁鐵緊緊吸住。

P1000664

P1000667

P1000669


而且是每次經過溜滑梯,柚子都一定要上去玩個幾次。因為很難得柚子會願意自己爬樓梯,所以當柚子想玩溜滑梯的時候,力子也不打算阻止,反而希望透過來回的玩耍過程中,練習上樓梯的動作。不過呢...還是會擔心跌倒,力子麻麻的手總是緊緊地牽著柚子。
P1000700


準備好了嗎?柚子~ 柚子還知道對拔拔的相機笑一個,真的是很上相的小孩~
P1000686

阿...有需要表情這麼猙獰嗎?坐下來就好啦~
P1000694

衝啊!臭柚子~
P1000687

看吧,柚子開心的咧~
P1000697

就這樣,柚子可以一直玩溜滑梯喔,通常玩上個15分鐘都沒問題,看來柚子真的很喜歡溜滑梯。我和力子麻麻直覺都認為,柚子應該喜歡那種俯衝的快感,這個怎麼說呢?當然可能是我們造成的,因為力子剛懷上柚子的時候,我們還跑去迪士尼坐太空山(類似小型雲霄飛車),而那是另一段有趣故事。
P1000688

[分享]Apple Remote

話說,入手Bowers&Wilkins MM-1之後,幾乎每天都期待下班後的時光;閱讀佐著美妙的旋律,這真是一大享受。不過呢,我的閱讀習慣不太好,有時候要我正襟危坐在電腦桌前,實在是折煞我了。反正MM-1屬於近場聆聽類型的揚聲器,只要左右等距,是不會影響聆聽的品質,所以我喜歡在空曠的拼圖地板或是床上,或坐或躺,這樣看書才覺得舒服。但是,問題來了。雖然MM-1隨付的遙控器可以控制itune換曲以及音量等動作,基本上已經符合使用,可是,如果這專輯聽膩了想要換一張專輯的時候怎麼辦?

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因為要起身到MBP前操作iTune。如果有辦法可以連起身都不用,那該多好?是的,這確實有方法,就是Apple Remote。Apple Remote我並不是第一次入手,上一代的白色款的remote我在購入手邊15" MBP的時候是一起入手的,但是後來給力子拿去用。因為MM-1的加入,看來需要再入手一次Remote,但是這回入手的Remote是新一代的設計。上Apple store CN點一點,很快的EMS就把東西送到我公司了。


哇...怎麼這麼大箱?箱子放在MBP上頗有份量的樣子...
P1000972


不過打開箱子之後,還真讓人絕倒… Apple remote的體積與箱子真的不成比例。Remote的包裝沿襲Apple一慣簡潔、直接的手法,讓消費者一眼就可以看見所購買的商品。
P1000973


翻過來,背部有簡單的說明以及產地訊息,當然,是MIC的。
P1000974


撤去外表的透明壓克力蓋後,Remote的體積比想像中稍微薄一些。這一代的Remote改採鋁合金材質,從外表看似乎是一體成型。正面有Menu、Play鍵,上面圓形的四向鍵分別為曲目前進後退以及音量控制,而圓環中央的圓形按鍵也是可以按的,她的功能與Play鍵是一致的。按鍵觸感比起前一代來的好,比較Q一點。
P1000978


背面只有一個圓孔,沒錯,這是電池艙。剩下的什麼都沒有,以遙控器來說,這極簡到不像話。
P1000980


在Remote頂端有著IR發射器,而MBP的IR接受器則是位在正面右側(圖中黑色細長條狀)。在房間裡實際試了一下,Remote的發射效果還算不錯,不必刻意指向MBP都能夠順利操作。
P1000982


Remote最佳搭配的正是OSX裡的Front Row,可以從較遠的地方透過Remote操作MBP播放iTune、影片還有相片,有了remote讓MBP搖身一變,瞬間成了房間的娛樂中心。而我只要帶著書本與remote就可以遙控MBP唱我想聽的音樂。
P1000987


最後,這新一代的Remote材質與MBP一模一樣,擺在一塊,視覺上的完整度100分啊!鋁合金的材質也上觸感、質感倍加。
P1000979


新一代的Remote比起前一代的產品來說,除了功能不變之外。材質選用上由原先白色塑膠轉變為鋁合金,而長度也有增加。這個長度我覺得變長變得好!因為,Remote除了搭配OSX的Front Row播放多媒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支援keynote的翻頁!這個對於Presentation來說相當方便!(不用再以滑鼠點來點去)前一代的remote長度相對較短,拿在手中應該說只能用捏的,真要翻頁還是不就手。而新款的Remote長度較長,剛好方便握在手掌中,而翻頁的按鍵正好落於拇指活動區域,設計上完全符合人體工學~雖然只是一個小物件,但也能看出Apple對其投入的設計與系列產品的整體感規劃,真的不由得讓人驚歎,也讓Apple毒癮更沈。

2011年3月16日

Pray for Japan~

i47329-158

地震帶來的傷害,房子倒了可以再蓋,財產沒了可以再累積,但是心靈上的傷害確實沒有辦法馬上獲得撫平。物資缺乏可以支援,但是心靈需要一段時間來平復傷害。在網路上看見,有很多網友已經自發地展開精神支持的活動,很多網友都貼出了"Pray for Japan!"的標語,很多讓人看了胸口暖暖的作品,我把他們轉載過來也和各位分享。

i47336-158

i47335-158

i47337-158

i47334-158

i47333-158

i47332-158

i47330-158 i47331-158


還記得921的時候,我在念研究所,所以我也曾經經歷過地震恐懼洗禮,雖然當下學校沒有造成直接的傷害,但是在整個事件中那種無助、孤單情緒的蔓延是無遠弗屆的。我對921當下對台灣伸出援手的國家感到由衷的感謝,尤其是日本的救難隊。所以,此次日本的強震,我覺得或許應該做些什麼是我可以做的?我的捐款已經透過紅十字會轉出去,接下來我想,或許我可以和其他網友一樣: Pray for Japan。

您不一定要慷慨解囊,但是,在這個苦難的時刻,請您放下一切的成見,站在同為人類的立場,雙手合十,替日本輕輕的禱告。
但願明天一切會更美好。加油,Japan!!

i47339-158

2011年3月14日

[推薦]iPhone App:攝影畫報

攝影畫報

一直以來都有訂閱Leica中文攝影雜誌電子報的習慣。
Leica中文攝影雜誌做得相當用心,而且所選素材都頗有水準,雖然很多都是轉載的文章,但是看得出來是用心良苦。

透過Leica中文攝影雜誌,我也看到不少名家的作品,透過別人的鏡頭看到不同的世界,有驚艷的、有高興的、有狂野的,也有讓人悲憫的畫面。去年底開始,Leica中文攝影雜誌電子報在iPhone平台上推出專屬App:攝影畫報,這個真是讓人感到興奮的消息。支援iPhone4高解析度畫面,攝影畫報下載電子報後,那個畫面細膩程度讓閱讀變得享受起來。

進入攝影畫報程式後的畫面,上面有個名家精選的作品拼成,賞心悅目啊! 喔,有川內倫子的作品~ 這是我相當喜愛的攝影家。
IMG_0646


這是主畫面。上方有文章分類標籤可供選擇。每週陸續更新的Leica中文攝影電子報內容會同步更新到攝影畫報中,這樣以後就可以一邊開會一邊看攝影畫報了,科科。
IMG_0647


底下有幾頁可切換,這是第二頁:每日一語。記載了不同攝影師的一些格言或是心得分享,很有啓發性。
IMG_0648


第三頁是:每日一圖。精選羅列了一些攝影作品,除了瀏覽還可以下載直接作為iPhone的桌布,讚啦~
IMG_0649


這個程式還有一個相當搞笑的功能,就在第一頁的右上角有一個相機的icon,點下去會啓動iPhone內建相機。好玩的是他會利用不同尺寸的黑色遮板去模擬不同片幅的底片。像這個就是Rollei 6*6。
IMG_0651


喔喔!還有Hasselblad Xpan耶!
IMG_0652

其實在黑色遮板處還是對焦範圍,只不過顯示黑色罷了。不過整體上來說,雖然片幅改變,視角不變,但是趣味性十足!更何況這個App是Free的!實在值得推薦~

攝影畫報對我來說真的頗為實用。自己的攝影眼培養需要透過不斷汲取優良作品的精髓來強化,同時,對於攝影師拍下作品當下的心境,攝影畫報也有部份文字可以用來交流。這樣的App值得推薦給對攝影有興趣的夥伴。

2011年3月12日

[分享]Bowers & Wilkins MM-1

P1000956

前年入手Apple Airport Express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手規劃未來家中的網路以及音響系統。當時所規劃的正是Airport Extreme + Express架構做為家無線網路骨幹,這部份後來已經陸續實現。而音響系統則是以B&W Zeppelin為目標,原因無他,除了音質、工業設計還有她的多樣化輸入。但是後來因為沒能回去工作,暫時要再流浪一段時間而把這兩項耽擱下來。直到最近,原先規劃的無線網路才提前實現在我的宿舍裡。音響系統則是無限期暫緩。

雖說後來入手的MacBook Pro內建揚聲器的音樂輸出表現比起Asus W7已經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但是,某些情況總覺得不太夠力,而我並不愛戴耳機聆聽音樂。在慾望的驅使之下,我開始了survey。基本上,為了符合流浪在外,7kg的Zeppelin已經不在考慮之列,更何況她橄欖球的外觀,我想,我家柚子一定會把她滾到地上來玩耍… 所以,我主要是找尋2聲道的揚聲器,屆時搬家也比較方便。

綜觀網路上所推薦的品項,幾乎以Bose C5為大宗。此外,也有來自法國的Focal XS。這兩者都是2.1聲道,除了左右音箱,還有獨立低音音箱。相形之下,Bose C5 CP值算是較佳的選擇,但…外觀真的不太討喜,當然充滿科技感的設計是足以讓人眼睛一亮,而卻不是我的菜。

其實原本想說乾脆放棄survey,直接入手Zeppelin mini算了,但是在我上B&W官網查詢規格的時候,厚厚,讓我發現了MM-1的存在。英式的外觀設計實在是我的菜啊!廢話不多說,經過簡單的查詢後,我發現B&W MM-1與Bose C5在網路上的評價都算不錯,而各自有擁護者。既然水準表現相當,那麼在我的評分表裡,B&W MM-1會以其設計勝出。嗯,因為我沒現場聆聽過B&W MM-1的表現,這樣直接入手還是有一點點小擔心…


話說,擔心的情緒在收到這只箱的時候早已經煙消雲散。中國Apple store還挺有效率的,下訂2天,物品就抵達我手中。
P1000852


嘿休,把箱子提起來,黑壓壓地,很有神祕氣氛。重量大約2kg左右吧,並不算重。箱子上的商品照裡有iMac入照,這也說明了這款揚聲器是替桌上AIO or NB所設計的多媒體揚聲器,同時也是B&W跨界涉足此領域的第一款作品。
P1000853


開箱! 印入眼簾的是簡單的介紹與說明文件。上蓋保利龍裡有所有的線材以及遙控器。說明文件裡有提到,上網註冊後可以享有半年society of sound的會員身分,可以從B&W網站下載發燒級的音樂檔。
P1000857


上蓋抽離後,底下就是B&W MM-1揚聲器本體,左右音箱各一。
P1000858


嗯,有一點點緊張,這個音箱看起來不大,有一點點單薄,我會不會押錯寶啊?
P1000860


褪去包裝,MM-1真的是很漂亮的音箱。左邊音箱後面跟著一條連接線,這與印象中音箱不太一樣,左音箱是靠這條連接線與右音箱連絡,由右音箱作為Master。
P1000865


嗯… 感覺好小啊… 這會不會有問題啊?
P1000866


外觀是以黑色裝飾網所覆蓋,中間有帶狀髮絲金屬裝飾,上面刻了Bowers & Wilkins的商標。這個設計兼具了科技感與古典感,讚。右音箱上有顯示狀況LED燈號,金屬帶飾延伸到音箱側面,那裡切割成兩段,作為調整音量的控制鍵。
P1000893


MacBookPro與B&W MM-1,外觀設計的天生一對。兩個擺在一塊,並不顯得突兀,有相得益彰的感覺。MM-1由金屬帶飾分為上下段,而每個音箱擁有兩個單體。一個單體負責處理中、低頻輸出,而另一個單體專責高頻輸出。
P1000917


MM-1設計理念與一般的多媒體音箱不同,一般的音箱以一個單體的設計作來函蓋全音域輸出,這會使部份頻率的表現失真。而MM-1高頻與中低頻分離的設計為其忠實複製音質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MM-1--Sound--Full-range
[本圖摘自官網]


MM-1除了使用不同單體來處理不同頻率的音域,讓全音域表現更臻完美之外,B&W還融合了一些B&W特色設計到MM-1裡。好比說,B&W的壓箱寶:Nautilus 導管式高音揚聲器設計,這來自鸚鵡螺揚聲器的設計可以抑制高頻音的共鳴,產生更純淨的高頻音。
MM-1--Sound--Nautilus-tube
[本圖摘自官網]


MM-1所有輸入端子都位於右側的Master音箱上。右側音箱底部包含了電源輸入、連絡左側音箱的連接線以及連接電腦音源的USB連接線。些連接端子都藏於音箱底部,這樣使得外觀更加簡潔,不會一堆線和接頭看了就讓人心煩。
P1000921

不過,讓人比較失望的是,MM-1產地是中國。雖說中國製造的品質近年已經有飛躍的成長,但總還是希望MM-1有純正英倫血統。似乎目前B&W只有8系列High end的音箱才會是英國製。


右側音箱背面還有輸入(AUX)孔與耳機輸出孔,都是3.5mm的規格。AUX沒有支援光纖輸入這個比較可惜。左音箱與右音箱不同,連接線是由底部進入左音箱,同時她也設計了一些空間可以讓你把多餘的線材捲起來收進底部。
P1000930

或許有人會覺得怪怪的,為什麼有AUX之外,還有耳機輸出孔?其實我也是覺得怪怪的,因為要以耳機聆聽,MacBookPro上本來就有耳機輸出,為何需要在音箱背面在做一個輸出孔?事實上,這也是MM-1的特殊設計。


MM-1內建數位音頻處理器(DSP)晶片,MBP會以USB輸出數位訊號給MM-1以保持最佳訊號品質。而MM-1在透過內建DSP調整後解成類比訊號,推動音頻單體。這過過程中,DSP賦予了MM-1音質上的特色。也因為內建DSP的緣故,所以MM-1在輸出上兼具了放大機的功能。而高階耳機的阻抗通常都較高,這需要耳機擴大機來處理訊號與推動耳機,而MM-1正可擔任此一工作。官網上另外有提及,即使是一般耳機,透過MM-1的DSP輸出後,仍然可以得到較佳的音質。
MM-1--Sound--DSP
[本圖摘自官網]


音箱上方均有一片金屬拉絲的裝飾板,應該是設計上要求整體感一致,我想沒有其他的功能。(這張拍得不好,景深太淺)
P1000931


看完揚聲器本體後,還有另外一個重點,沒錯,就是鵝蛋狀遙控器。沿用Zeppelin的設計,外觀圓潤,上面有音量、電源、靜音、播放(暫停)、前進後退功能鍵。這個遙控器除了可以調整揚聲器的音量之外,同時也可以控制MBP iTune的曲目播放。如果你是Win系統,那麼她也可以控制媒體播放程式的曲目播放。至於第三方播放軟體能不能控制?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因為我只有iTune可以用。
P1000969


遙控器底部是不鏽鋼底座,中央圓形類橡膠材質就是電池艙蓋,旋轉就可以取下。這個遙控器我超愛,她搭配Zeppelin相當有整體感!不過表面的塑料材質與底部的不鏽鋼都是相當容易被刮傷的材質… 看來我要好好保護啊!(有人遙控器在包膜的嗎?)
P1000964


好了,介紹完MM-1是該上機試聽的時候。前面說過,MM-1是以USB作為音源來源,所以這意為著MM-1又要佔掉我MBP一個寶貴的USB…連接MM-1後,OSX自己就識別出MM-1,果然是替MBP設計的產品。未來如果韌體要更新,也是透過USB直接輸入到MM-1。

因為我並不是專業的試聽員,所以後面的評論僅代表個人淺薄的意見。

iTune啓動後,播放第一首音樂的時候,我已經牢牢地黏在MBP前面。實在不敢相信我所聽到的聲音是由這對小小的音箱所發出!音質扎實而且細節豐富,之前以MBP輸出根本聽不到的細節,現在MM-1細膩地一一呈現。與耳機聆聽不同,往往耳機聆聽時,聲音會在腦後混成一團。MM-1的音場就在我的正前方展開,稍有”一點點“深度。部份熟悉的曲目,仔細聆聽還可以分辨出前後的層次,交響樂還可以分辨出樂器所區域(當然這與音樂檔有些關係)。真的,初次聽MM-1,我的雞母皮都快要起來了。

低頻表現,聆聽了1812序曲的加農砲,低頻厚實但不致於太過,表現收斂但仍然足夠撼動人(不會有超重低音大砲轟死人的感覺)。而樂章末了的人聲與鐘聲交雜(我是Goteborgs Symfoniker的數位版本)的那段,辨識度還算不錯,沒有全部糊成一團。

人聲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位置大約落餘正前方偏下,聽起來相當舒服、溫暖。播夏川里美的專輯最讓我感動,因為如同我再次去到現場聆聽她演唱會一般(我手邊的歌手我只有去聽過夏川的演唱會),可以說身歷其境,臨場感十足。

既然是多媒體揚聲器,怎麼可以不試試電影環繞效果呢?不過手邊沒有電影可試,只有一部動畫鋼彈UC可以試播。延續音樂試聽的結果,MM-1的環繞效果相當好,所以當MS從旁擦身而過,你都能夠清晰的感受到。而且,連一些環境音:如木馬待機時低沈的嗡嗡聲...都表現的十分細膩,這都是外接MM-1才發現,先前在MBP上倒是啥都沒聽到。


我對MM-1的表現如此卓越,一開始真有些意外。仔細閱讀網上發燒友的文章之後發現,其實B&W在MM-1設計上有做過最佳化。每一種揚聲器都有其最佳聆聽的距離與範圍,一般使用前後級的落地揚聲器,聆聽距離較遠。而MM-1主要是針對AIO & NB使用者,所以B&W對MM-1的最佳聆聽距離進行縮短的調整,確保使用者坐在螢幕方即可獲得最佳的聆聽效果,事實上,由聆聽的效果來說,B&W做到了。難怪有發燒網友直接說MM-1近場(聆聽)無敵。

聆聽MM-1是相當美妙的體驗與感受,往往是專輯一張聽過一張,都不覺得厭倦。但是,MM-1並非沒有缺點,我覺得有幾點還是值得改進的:
1. 系統聲音與iTune音樂混在一起。這個是最討厭的。無奈MM-1這樣無法支援air play,沒法讓音樂歸音樂,系統提示聲歸提示聲。
2. 近場無敵,但範圍有限。這應該不算真正的缺點,因為MM-1正是為了近場聆聽而生,離開MM-1約莫3m以外,效果就會開始變差。如果能夠在讓範圍大一些,我想會更迷人。(當然這是很任性的想法)
3. 以這樣的體積,音質上已經無懈可擊。但是在高頻部份感覺如果可以再更純淨些,我會愛死她的。(像加裝8系列的高頻單元?但是價格可能...)
4. AUX支援光纖輸入。如果有光纖輸入,那麼我就可以透過Airport Express 進行air play播放,把音樂獨立出來。(是說現在使用耳機線也就可以做到,只是感覺FU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