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落落長",作者花了半年的時間整理,我也花了20天閒暇的時間(要上班哩)翻譯,這樣的資料是很龐大的。但是,對於Nikkor的50mm標準鏡頭還只是走馬看花的說一遍,真的要深入說明,那可以寫一本書了。
整個Nikkor 50mm標準鏡頭的歷史涵蓋了Nikon F卡口的演進歷史。所以,上面篇文章真的要看懂,必須先對Nikon F卡口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鑑於上面寫的已經夠精彩了,所以我只做一些簡單的補充說明,希望能夠輔佐大家更順暢的閱讀。50mm的型號十分繁多,除了光學結構的不同、光圈大小差異之外,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更改"光圈環"規格所引起的。
在開始之前,先來說說Nikon F"刺刀式"(Bayonet Mount)卡口。為啥叫"刺刀式"?這是有源由的。早期的鏡頭接到機身的時候,都是用螺旋卡口旋上去,最有名的就是M42卡口。螺旋卡口的最大好處就是所有鏡頭的卡口規格都是統一的,哪像現在分這麼多卡口種類?(難道是"合久必分"?)但是螺旋卡口有一些不便利的地方,最主要是拆卸不便,換個鏡頭要在那邊轉個半天,這個很麻煩的。再加上卡口的熱漲冷縮問題、製作公差,甚至長期使用的磨損以及可能的崩牙問題,這些都是螺旋卡口麻煩的地方。所以,當年Contax在分析了對手L廠的機身後,設計出這個刺刀式卡口。之所以叫刺刀式,就是鏡頭的裝卸只要按下旁邊的一個按鈕,便能將鏡頭旋下或是裝上。跟當兵的時候上下刺刀是一樣的(不過刺刀不是"用轉的")。而這個設計便一直被各家沿用下來,Nikon F卡口也是其中一個。
自從1959年尼康正式推出F卡口以來,Nikon已經走過49年頭,在過去將近50年裡,F卡口始終如一,這也是很多Nion fans所津津樂道的一件事。但是,Nikon可能不這麼認為,這個F卡口可是困擾了Nikon多年,所以才會上演卡口的演變史。
Nikon F卡口主要分為:non-AI,pre-AI/AI,AI-S,AF(包括AF-D,以及最新AF-S)幾個階段。雖然Nion F卡口外觀看起來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動,但事實上,Nikon在這上面可是費盡心機。
而卡口的演變最主的目的是:把光圈訊息傳到機身上。別小看這件簡單的事情,Nikon也搞了18年才算是進化完成。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起Nikkor的最大特徵:兔耳朵(光圈連動叉),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兔耳朵可以說是Nikkor鏡頭的最大特徵,也有人叫它螃蟹箝。兔耳朵從第一代Nikkor鏡頭開始就存在了,之後經過幾次形狀上的修飾,直到最後進入AF時代,它的功能性消失後才功成身退。
最早期的光圈先決曝光時,需要以"拍攝光圈"進行測光,然後得出一個快門速度。但是這樣的方法,在一些小光圈(如:f/8)的拍攝下,對焦就很不利(觀景窗太暗)。Nikon推出Nikon F時,是採取比較新的"開放光圈測光"方式。
開放光圈測光的意思,就是取景測光時是以鏡頭最大光圈進行測光,當拍攝時,鏡頭光圈會在一瞬間縮至你所設定的光圈,完成拍攝。開放光圈測光對於微光下手動對焦或是長焦段的手動對焦來說,都是相當受用的功能。只是......機身怎麼知道使用者所接的鏡頭最大、最小光圈以及所設定光圈呢?不知道光圈數值,機身如何去計算快門速度?所以,在開放光圈測光系統上,鏡頭"光圈值"如何傳遞到機身是重要的。
早期因為對電子設計的能力比較差,所以Nikon SLR機身的測光表並不是放在機身裡的,像Nikon F就是放在取景器裡面。這是Nikon F機身
Nikon F的取景器
取景器下方,可以看到最外面有一個撥桿。鏡頭的資訊就是透過兔耳朵連接這個撥桿傳遞到機身。裡面連接一個可變電阻,可以對接收的光圈值進行計算,得出合適快門速度。
看看兔耳朵是怎樣完成傳遞光圈大小的使命,裝上鏡頭後,先逆時針轉到盡頭(此時兔耳朵已經卡住那個撥桿)。
接著再依順時針轉至最大光圈。
設定完成,檢查最大光圈的位置是否正確。圖中是f/1.4,所以會介於1.2與2.8 之間。
以上照片出處無忌
透過這樣的動作,讓機身的撥桿與鏡頭的光圈連動,相機就可以正常拍照了(只是M模與A模)。這是non-AI的年代。
這一切美好的時光很快的就被打破,隨著TTL技術興起,新的機身不再有Nikon F這種外置的測光表。這很快地讓Nikon意識到:光圈值無法再透過兔耳朵傳遞到取景器。
Nikon想到一個辦法,當年鏡頭上的兔耳朵都是被規定設於f/5.6的位置上,那正好就是12點的方向(聽說是為了美觀,但這"標準化"可救了Nikon一命)。所以,當鏡頭設置在最大光圈時,只要告訴機身兔耳朵與12點方位的相對位置,機身就知道鏡頭的最大光圈資訊。
這在1967年推出的Nikon FTn SLR機身上採用這個方法。使用者在機身上接上鏡頭後,兔耳朵一樣會卡在一個撥桿裡,使用者需要先轉至最大光圈,再轉至最小光圈,就完成設定動作。還好這年Nikon沒有考慮改卡口規格,否則就沒有現在的F卡口。
但是,不改卡口實在是無法應付相機日新月異的進步速度。Nikon又陷入另一個掙扎的深淵。1977年,Nikon又想出一個方法,在光圈環後面加上一個套環,藉由套環上面的光圈連動稜來帶動機身上的一個環,達到傳遞鏡頭的最大光圈訊息給機身的效果。
這年,Nikon正式將原有的Fmount更改為AI卡口。
這AI卡口象徵著兔耳朵成為歷史,Nikon開始把光圈資訊改由卡口向機身傳遞。但為了與non-AI機身相容,Nikon還是在採用AI卡口的鏡頭上保留了兔耳朵。Nikon AI卡口可以向機身傳遞的資訊有:1.鏡頭的最大光圈,2.設置的光圈,3.鏡頭焦距範圍。此次改進,算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Nikon花了18年時走到這一步:在不改卡口規格的情形下,實現由鏡頭卡口傳遞光圈信息到機身上。
但好景不常,隨著程式自動曝光(P模AE)以及快門先決的自動曝光(S模AE)的興起,Nikon又遇到麻煩了。先前的AI卡口看似完美,但是那只是在M模式與A模式下的假象,一進入到P模式AE與S模式AE時,Nikon就頭疼了。因為,AI卡口鏡頭在光圈小於f/11時的連動距離是"非線性"的,而P模式與S模式卻是需要"機身去控制鏡頭光圈大小",這中間便發生了問題。
為此,Nikon將AI卡口又再一次變更為AI-S卡口。
Nikon對新的AI-S卡口鏡頭做了一些修正,讓各檔光圈的連動距離變成線性。同時也在鏡頭底部增加了一些"機關"告訴機身,這是"線性"連動距離的AI-S鏡頭。當然,AI-S鏡頭上仍然可以看到兔耳朵的蹤跡。這是1981年的事情。1983年Nikon完全自動曝光的機身FA粉墨登場。
走過AI-S卡口歲月,1986年Nikon正式邁進AF卡口時代,AF鏡頭其實就是自動化AI-S鏡頭。如果AF化再早個幾年,Nikon也不會這麼辛苦。至此,我們的兔耳朵卸下它的任務,功成身退。而Nikon為了將光圈訊息傳遞到機身的那些種種機關與複雜的機械連動結構也被幾個小小的電子接觸點所取代。
在這過去的27年中,Nikon為了保住F卡口,可謂是費盡心機。而邁進AF卡口後的22年來,Nikon有沒有停止她的步伐,對AF卡口不斷的做出修正。以一個使用者來說,我們可能只是知道Nikkor鏡頭可以接在現在最新穎的機身上使用,而其中那種"想改卡口不能改卡口,不想改又不得不改"的辛酸血淚,大概只有Nikon知道吧!
對於Nikon,我有一種感覺,是一種"傳承"的感覺。不論是從家中長輩防潮箱中接過那比自己還老的Nikkor鏡頭,或是那近50年如一日的Nikon F卡口規格,都是一種傳承,一種堅持。
但,或許,當初沒有決定改變為AI卡口,選擇改變卡口大小的話,就只要多個3mm,今天Nikon要做Nikkor f/1.0的鏡頭就一點也不是問題!但也或許從此被老用戶拋棄而就此陣亡沙場?這個誰都不知道。
BTW,我還是覺得Nikkor鏡頭上的兔耳朵很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